想想还真是激动啊,李元昌有些兴奋的睡不着觉,等他好不容易眯瞪一会,一夜未睡的老管家又兴奋的把他吵醒了。
无奈的李元昌只好顶着一双熊猫眼,在宫装小萝莉的服侍下穿好朝服。说来也是可怜,十四岁的李元昌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可他这朝服一年才穿一次,现在都已经小了,只能勉强勒一勒,将就着穿上。
车夫二郎早已套好了马车,沉默不语的赶着车,很快就汇入一条灯笼照亮的车流中,朝着皇城而去。
此时才是卯初时分,换成现在的时间是早上五点,天还没有全亮,但是李元昌赶到皇城里面的时候,已经有监察御史开始点名了——这个就叫做点卯。
只是不知道为什么,李元昌总感觉那个点卯的家伙看着自己的眼神有些不怀好意的意思。
李元昌不知道都有些什么规矩,正好太子李承干和魏王李泰都来了,李元昌赶紧凑过去问安,虽然两人都不待见他了,李元昌也不以为意,他只不过是怕到时候失礼,打算跟在他们两个后面学着照做就是了。
很快太极宫内就响起锺声,群臣按照各自班位排好系列鱼贯而入,一套朝仪下来李元昌都是依着葫芦画瓢照做下来,倒也没有失礼的地方。
可是很快他就觉得无聊起来,因为大臣们商议的事情他一件都没兴趣,倒是听长孙无忌汇报天下数道地区都有旱蝗灾害时,提到了拢州,才让李元昌竖起了耳朵——那可是他实封之地,遭了灾的话,可是关系到他的收入的。
很快大臣就叽哩哇啦的吵了起来,有人说要朝廷加大赈灾力度,又有人说朝廷刚完成和突厥人的和约,国库空虚;
马上有人跳出来弹劾拢州长史张希臧无能,以至於水利工程进度缓慢,徒耗钱粮。
更有一帮子老夫子也不甘示弱,跑出来大谈特谈什么感天应人,内修文德,否则也不至於如今灾害不断,李元昌严重怀疑这些老家伙是在暗搓搓的讽刺李世民得位不正,所以上天才有如此警示。
吵了半天也没个结果,李元昌看的无聊,再加上昨天晚上没睡好,忍不住就打了个哈欠。
其实这会大家都差不多,像是后排很多官员都已经迷迷瞪瞪的,几乎要睡着了。
可是没想到李元昌嘴巴还没闭上,马上就听到有人越班而出,大喝一声:
“臣监察御史李义府,弹劾汉王李元昌陛前失礼,藐视皇上。”
群臣一下子就来了精神,全都看向正捂着嘴巴的李元昌,一个个都幸灾乐祸的很。
刚才那群老夫子也来了劲,一个接一个的跳出来,从李元昌五岁随地大小便开始数落,直到昨天“戕害太子少师李纲”——估计这才是真正的原因。
李元昌肚子里一阵腹诽,这些人真是有病,外面旱灾蝗灾这么厉害,这些人不想办法解决,就知道在这里吵吵,现在更好,逮着自己这么鸡毛蒜皮的小事不放,真不知道朝廷花这么多钱粮养这些废物有什么用。
估计拿养这些废物的钱粮去救灾的话,什么灾情都压下去了。
李元昌还在吐槽呢,冷不防李二陛下发话了:
“汉王元昌,欺师灭祖,着格去汉王爵位,贬为拢州郡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