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至於后来陈武脑子一抽,就想出了跟山贼合作这么一个阴损的法子,专门挑这些有钱人捞。
哦,说到这里,还有一个县尉也被拉近了山贼一边,只不过自李元昌抓住这县尉后,就一直关在牢里,但不是一般的牢。
想他李元昌初来拢洲差点就被山贼捞走当了压寨夫人,他现在想起都还有些阴影。
要知道那山贼两个头头可都是龙阳之好啊,以他这细皮嫩肉的模样,到时不得被菊花爆满山?光是想到那光头汉子,他就觉得瑟瑟发抖。
所以呢,他特意给那县尉安排了一个无声幽暗的小黑屋,专门给他一人奢华的享受,据看守得人说,人关在里面几天没人搭理,就已经差不多神志不清了。
而现在你已经过了这么长时间,估摸着已经彻底不行了,总得来说,还是便宜了县尉,不过他李元昌比较慈悲,五马分屍总干不出来,也只能出此下策了。
扯远了。
话又说回来,拢洲既然内部软实力足够强了,如今想快速发展缺的无非就是人罢了。
哪怕他来拢洲钱得到过皇帝的送的几百户劳力,但也只是对他个人的帮助较大。
而现在,更大的机会,更大的助力不就在眼前吗?
这些灾民本就流离失所饥肠辘辘,所求的不过是活下来罢了,之前便已经有招灾民为水利干活的例子,如今再来一次又有何不可?
李元昌接下来可还要大办织坊,到时缺着人呢,毕竟拢洲劳力本就有限,仅有的估计也都在大多商人手下干活了。
那么自己通过救灾拉来劳力,岂不是一个极为合算的途径?
也就是说,他完全可以同样用以工代赈的方式将灾民安排进自己接下来的织坊里干活。
灾民数量巨大时,他可以凭着自己的财力多多照顾灾民。,这样不仅救了人命,还可以让他们记下自己这份恩情、
等到灾情好转了,或许有的流民会选择回到故乡,但其实大多数人都是因为无力生存才跑出来,大多或许都会在当地继续留存,哪怕有心回家,只怕是也无力。
因此,等灾情过去后,拢洲将会多出一大批的劳动力,即便一开始会消耗粮食,但等到他们生产,带来经济效益的时候,收获只会更大。
到时候即便只有一部分灾民选择进入他的织坊干活,在基数够大的情况下,也足够维持织坊运作了。
更何况,以他的财力,以及并不封建的想法,到时候他完全可以给织坊的工人开出更丰厚的薪酬,到时候还不是抢着有人来干?
所以说,这次灾害虽然严重,但同时也给了拢洲一个发展的契机,除了的的织坊,还有棉花的种植,以及荒地的开垦。
到时候将这些灾民给安排得当,拢洲以后的发展就是蒸蒸日上!
李元昌想通了这些关节,自然就不觉得这些流民带来的就只有负担了,当然,这也是因为拢洲恰好久缺少人力这一因素的存在,才能这么想。
换作别的州,可就未必能够在救济灾民的同时还得到好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