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二章 春来万事兴(1 / 2)

夜里,王府也摆起了宴席,府上一些与李元昌较为亲近的人也被他拉着入了座,反正他一个后世的人没那么多尊卑观念。

再有这个时候也是热闹点好,这个时候,唐朝已经出现了饺子,只不过这会是叫做“牢丸”这一点倒是让李元昌感到有些亲切感。

宴席之上众人尽欢,李元昌高兴之下,也给府上的下人赏了不少的银钱。

时间不知不觉就到了子时,一时间爆竹声声不绝,天上色彩斑斓,而王府中的下人

也对李元昌行了“肃拜”,说了祝福语,这也算是唐朝的一种习俗。

同一时间,街道之上锺鼓齐鸣,热闹不已,对大家来说,新的一年已经到来。

第二天元日,李元昌也尝了一把屠苏酒,据说这玩意有着延年益寿的功效,虽说他是不怎么信的,但毕竟喝不坏身子,也就喝了点。

按理说,元日这一天李元昌是该回京参加大朝会的,但由於去年拢洲灾情不断,远在长安的李世民就特许了李元昌不必回去,安心治理拢洲的灾情。

但就实际情况来说,拢洲的情况其实得到了相当大的稳定,而只要到了今年春粮收割,百姓就能自行余力,拢洲府库的资金就能大大缓解消耗。

原本按照李元昌来拢洲前的情况,府库中的余钱本已是不多,这还多亏了李元昌拉着各个世家出钱,自己也是大把投进去。

虽说粮价依旧居高不下,但在官府调度下,还算能够承受。

李元昌对百姓生存的事情暂时还是放心的,这会他关注的是张希臧那边的水利进度情况,现在天冷,说实话对水利的修缮进度阻碍也是不小的。

要说这张希臧,确实本事不算大,这水利修着修着都能被朝廷的一帮官员给盯上,还差点坑了自己。

要不是李元昌见过张希臧后觉得人还老实,否则他非得拉来出出气不可。

除此之外,李元昌还去看了看刘家父子俩对织布机的研发速度,原本这玩意就已经初具模型,现在又过了挺长一段时间。

李元昌看到半成品的时候,发现这织布机已经能够简单运作一些部分了,本来最古老的织布机也没有特别的精密复杂。

所以能够做到这个程度李元昌也并不觉得意外,不过研发到了这个地步,接下来织布机剩下的制作就要放到李元昌专门安排的研发作坊里弄了。

哪里工具材料齐全,到时候着织布机初次尝试织布的时候,也更为方便动手,同时那边有专人安排看守保护机密。

毕竟这年头可没有专利保护,指不定将来做大了就被有心人看去了,到时候他的织坊可就要少了一优势。

不过这织布机毕竟是能够改善劳动力的发面,李元昌也没有打算一直私藏下去。

等到自己这边的规模大到一定程度,又或者织布机的精密度提升,他就会流传出织布机旧版制作技术,到时候劳动力就能解放一部分。

而拢洲最缺的可不就是劳力,那将来就能有更多的荒地得到开垦,将来拢洲的兴盛也就可以想见。

李元昌来了拢洲以后,朋友交的不多,倒是敌人树立了一大堆,但新春之际,这些人依旧还是得做足表面功夫跑来郡王府拜见问好。

如今李元昌的脾性大家也都了解了,於是来的时候都很自觉得安排了大把的钱财当作礼物送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