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三章 耕种开始(2 / 2)

如今粮价依旧居高不下,这对大多百姓来说依旧是不小的负担,他开出的工钱又不低,自然很快就有很毒品人上来报名。

而且这个时节百姓也还没有特别的忙碌,农忙之时也还不到,但水利和织坊人数已经足够,因而一些有点家底的人家便有些闲了下来。

李元昌这便算是再次给他们创造了一个挣钱的机会,虽然时间不会很长。

短短几天时间,这个消息便传来传去传遍了拢洲百姓,这个消息本也就是专门传给农户的。

但由於李元昌始终没有透露种植什么新奇的作物,也使得一些旁人也感兴趣的紧。

这一点也算是李元昌有意为之,毕竟未知与好奇才能调动大家的兴致,这也算是为棉花的出现稍稍的造一造声势。

等到需要的农户人手足够后,李元昌便安排了储藏的棉花种子平均分发下去,同时有专门的人将从华伦那得来的一些种植经验和李元昌自己所知告知给了这些农民。

且经过简单的尝试后,大家也都快速的上了手。

棉花的种子在种植前半个月最好是要先拿出来晒个几天,这样才好提升种子的发芽率,这一点李元昌是从华伦那得来的经验。

四月之初,种农民便依着这些学来的经验开始了晒种,连着几天之后,便又存了起来,等到了四月中旬,终於,播种开始!

茫茫土地之上,只见许多人在地里劳作着,这些土地肥沃,且处於光照条件良好地带,更是还未彻底竣工的水利上游可用部分能够灌溉到的地带。

为了达成种种条件,李元昌一直以来可谓是煞费苦心,花了不少的精力,额好吧,其实他一时都只是了解了解进度,然后催促催促,之后便是喝喝茶等待。

不过他确实对此时已经期待已久,如今亲眼见到棉花种子被种下,心里不禁更为的期待起来。

想到之后收获的那天,届时织布机定也造好,甚至可能已经批量出现,毕竟只要有一架成功,后面再招来更多木匠赶制便能大批产出。

到时候棉布就能真正在大唐流传开来,他诸如棉被等等棉制品,将会不断推出!

原本李元昌还想当作奢侈品先将一种有钱人割一波韭菜,且这波韭菜可以割到外地出去,但现在想来,这个过程必然不会短,而且有钱人也未必就对这棉花需求大。

毕竟他们保暖的东西不缺,又有丝绸华服可穿。

因而他只打算在拢洲割一波韭菜,便直接平民化推出。

贞观时期天下灾情几乎就没怎么停过,百姓也需要有更好的物质保障,实在不宜拖延时间,而且这还只是自己产业计划的一部分。

之后他还可以推出其它的发明,到时候后照样能够钱财大把大把来,而且即便将棉布卖得便宜了,利润未必就会少了。

这点李元昌心里清楚得很,到时只要是个明眼人就能看出麻质衣服和棉质的差距。再等到下一个寒冬时节,疯抢的人只会更多。

便是那些富贵人家,见到一种新的衣料,只要宣传得当,他们也会跟着风潮一起购买起来。

即便是孙家家主孙干也曾跟李元昌说过这棉衣若是推广开来,将来必将对大唐的衣料造成巨大的冲击,而得益最大的自然是广大百姓了。